Anti-Ki-67抗体免疫组化抗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(IHC)检测的关键生物试剂,用于标记细胞核内的Ki-67蛋白,是评估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工具。Ki-67抗原由MKI67基因编码,仅在处于细胞周期活跃期(G1、S、G2和M期)的细胞中表达,在静止期(G0期)则不表达,因此其阳性率可准确反映组织中增殖细胞的比例,在肿瘤病理诊断、预后评估和科研分析中具有重要价值。
作用机制与检测原理
在免疫组化实验中,
Anti-Ki-67抗体免疫组化抗体通过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组织切片中细胞核内的Ki-67蛋白。经过抗原修复、一抗孵育、二抗结合及显色反应(如DAB显色)等步骤,阳性细胞核呈现棕褐色,可在显微镜下清晰观察。通过计算阳性细胞占总肿瘤细胞的百分比(即Ki-67指数或增殖指数),可量化肿瘤的增殖能力。

临床应用价值
肿瘤诊断与分型:Ki-67指数有助于区分良恶性病变,如在乳腺癌中,高Ki-67表达常提示肿瘤侵袭性强。
预后评估:高Ki-67指数通常与肿瘤生长迅速、复发风险高、生存期短相关,是多种癌症(如淋巴瘤、神经内分泌肿瘤、胶质瘤)的重要预后指标。
治疗指导:在乳腺癌治疗中,Ki-67水平可辅助判断是否需要化疗或内分泌治疗,尤其在Luminal型乳腺癌的分型中具有指导意义。
抗体类型与选择
目前常用的Anti-Ki-67克隆号包括MIB-1(广泛使用)、Ki-67、278等,其中MIB-1克隆因稳定性高、特异性强而被广泛认可。抗体可分为即用型和浓缩型,适用于不同自动化染色平台(如Leica、Dako、Roche)。选择时需注意抗体的种属来源(多为小鼠单克隆)、适用样本类型(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)及验证数据。
检测注意事项
抗原修复:需进行热诱导抗原修复(HIER),通常使用EDTA或柠檬酸缓冲液。
阳性对照:建议使用增殖活跃的组织(如扁桃体、淋巴结)作为对照。
判读标准:应避免坏死区和边缘区域,随机选取多个高倍视野(如400×)计数至少500–1000个肿瘤细胞,报告阳性百分比。